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7月14日,被业界寄予厚望的电影《碟中谍7:致命清算(上)》(简称《碟中谍7》)正式上映,加入暑期档激战中。
影片中,“阿汤哥”汤姆·克鲁斯亲身完成了一系列惊险特技动作的拍摄,奉上诚意满满的动作戏。但截至7月30日,该片上映17天票房仅3.22亿元,遭遇了滑铁卢。
其实,不仅仅是《碟中谍7》,近年包括《阿凡达2》《速度与激情10》等引进大片票房都不甚理想。归根到底,还是观众的口味趋于“务实”,对好莱坞擅长包装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滤镜已不再一味追捧。
自1996年推出首部《碟中谍》开始,该系列片已跨越27年,最吸引观众的元素就是实景实拍以及汤姆·克鲁斯坚持挑战全新难度动作的精神。此前的系列作品中奉上过悬空取物、徒手攀岩、金茂秋千等精彩情节,让观众过足眼瘾。到《碟中谍7》,动作再度升级,大量的实景拍摄和演员的亲身上阵更是延续其动作片的一贯风格。
《碟中谍7》由克里斯托夫·迈考利执导,汤姆·克鲁斯、西蒙·佩吉、丽贝卡·弗格森、凡妮莎·柯比等原班人马回归,并有海莉·阿特维尔、庞·克莱门捷夫等全新主演加盟。片中,汤姆·克鲁斯饰演的特工伊森·亨特遭遇全世界劲敌追杀,IMF任务小组的每位成员生命都受到威胁,面临众多潜在敌人。伊森坚定地想要保护队友,却遭到了队友的拒绝,理由是完成任务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。伊森在队友性命与任务使命之间如何抉择,成为该片的重要悬念。
主演汤姆·克鲁斯宝刀未老,61岁的年纪仍坚持着“挑战不可能”的精神,亲身完成一系列惊险特技动作的实地拍摄,在罗马街头单手飙车、骑摩托车跃下悬崖、在挪威坠崖列车上惊险倒挂救人、在几秒内完成定点跳伞等等。其中最让人感到惊险刺激的一幕,还是伊森驾驶着摩托车从1200多米高的悬崖上一跃而下、跳伞逃生的那段戏。为完成这场高难度动作戏,汤姆·克鲁斯在开拍前完成了500次跳伞、13000次摩托跳跃的训练,其实拍精神着实令人钦佩。
《碟中谍7》将当下热点议题人工智能融入剧作,相比于以往具象化的反派人物,该片的大反派却是一种名为“智体”(The Entity)的人工智能,它功能强大可以执行实时修改数据、破解安全代码和冒充他人等任务,在产生自主意识之后,这个AI工具变得失控,各方都想争夺并控制它,但却反被它拉入设好的局中。
不难看出,《碟中谍》系列电影也在与时俱进,试图融入热点,增加创新之处,但效果甚微。人工智能的议题已经讨论了几年,相关电影也层出不穷,AI作为反派都快被写“烂”了。在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,观众更期待AI反派的不同形象,但该片对“智体”的塑造明显不足,在ChatGPT重塑互联网形态的当下,片中所谓“一把钥匙改变世界”的做法太过老套。也许编剧想紧跟时事,探讨关于“人工智能合理性、可控性和与人类关系”的问题,但就本片内容而言,其最终还是仅成为服务伊森·亨特拯救世界的行动工具。
作为经典系列电影的续作,除了情怀,创新是最大的爆点,目前看来,《碟中谍7》的票房表现和电影内容都差了点意思。诚然,已达耳顺之年的阿汤哥少了许多凌厉,演起爱情戏来给观众的代入感不如过往。另一方面,系列前作过多,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观影门槛。但归根到底,还是观众开始对好莱坞所擅长包装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的祛魅。
再跳出该片来看当下竞争激烈的暑期档,前有热度不减的《长安三万里》,后有《封神第一部》《茶啊二中》《芭比》《热烈》等影片,市场竞争空前激烈。夹缝中生存的《碟中谍7》,票房遭遇滑铁卢也是意料之中。(周琴 邓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