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,在文艺创作这一强调创意表达的领域,创新的意义尤为重要。在一些领域,存在着创新不足的问题。例如我们常能在不同的作品中看到相似的故事情节、人物形象甚至台词、细节等,这种创作套路令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仿佛孪生兄弟一般,换换故事发生地、换换人物姓名就可相互替代。主创动没动脑筋、观众爱不爱看可想而知,创新的重要与迫切也就不言而喻。
然而,越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就越要稳扎稳打,不可冲动盲目推进,为了创新而创新,甚至把“瞎折腾”视为创新。唯有将创新落在实处,方能以精品奉献人民。
创新并不意味着与传统割裂,创新的前提应该是继承,创新的基础应该是守正。当生活在2023年的人们去阅读《诗经》,阅读唐诗宋词,那些美好的文字与情感、那些博大的气魄与情怀仍旧动人;当今天的年轻人欣赏古老的戏曲,那一招一式、低吟浅唱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,令人叹服前辈名家的精彩创造。这说明千百年来,人们的价值追求、艺术感知、审美理想等一脉相承,穿越时光,历久弥新,值得当今文艺创作去继承、表现与弘扬,其间体现的艺术规律、原则等也需要认真总结。没有旧,何来新?割裂了传统,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
有效的创新需要以传统为根基、以发展为目的。创新通过对“过去”的扬弃而不断达至新的高度、新的境界,然而扬弃绝不是完全否定,求新的同时必须要有坚守的定力,知变,更要知不变。倘若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每一部作品都将上一部的表演方式、审美趣味彻底颠覆,艺术上拒绝连贯性、延续性,那么世间也就不会有梅派艺术了。可见,作品主题、内容总要时时更新,但风格气质、创作逻辑则不应排斥稳定,后者体现创作者对世界、对社会、对人心人性的独到观察、理解、表达。对于一个成熟、理性、健康的创作者而言,其世界观、人生观、艺术观不应也通常不会经常发生重大变化,创新不应该成为幼稚、盲动乃至投机的遮羞布。
文艺创作需要艺术家发挥个人禀赋、付出艰苦努力,也需要适宜、稳定的机制体制、生产流程予以保障,探讨文艺创新不能忽视结构性维度。在一定的社会、时代条件下,行之有效的创作模式、规则可能会长时间存续,其更新升级往往是缓慢扎实、步步为营的,这些有形的流程规范能够孕育出无形的职业操守、专业精神等,在提供结构性保障之余,赋予精神性力量。如上种种皆应仔细辨析、去伪存真,不能打着创新的旗号而不由分说地随意毁弃。一旦冲击了文艺创作的合理生态,创新也必定无处着手。
可见,文艺创新门道很多,切不可冲动盲目。唯有平衡统合好新与旧、变化与稳定、继承与发展的关系,才能真正实现创新。(夕君)